背景介紹:
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,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人們對美的追求也隨之越來越高, 尤其是顏面部的美觀。加之口腔保健知識的普及,人們認識到錯(黔)畸形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頜面部的美觀,還影響呼吸,語言等功能,具有較大危害。牙齒接受正畸治療時受正畸力產生移動。牙齒移動的過程正是頜骨改建的過程??谇徽委熯^程中在牙齒上施加矯治力,施加的矯治力必然產生一個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力。“支抗”的作用就是抵消矯治力的反作用力,支抗所產生的支抗力構成了牙齒矯正的力學基礎。大鼠牙正畸模型的基于此而開發,主要用于構建診治牙齒畸形的新藥研究提供理想的動物模型。
應用方向:牙科相關課題。
關鍵詞:牙正畸、正畸牙移動、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、OTM
實驗動物:大鼠品系:SD、Wistar;小鼠品系:C57BL/6;周齡:6-8周;性別不限。
造模方法:麻醉后固定于板上,仰面擴開口腔,清潔口腔牙面后在上門牙及上頜左側第一顆門牙處涂抹37%磷酸酸蝕劑,30s后去除酸蝕劑,可見牙面呈白堊色,用0.2mm結扎絲穿過左側第一顆磨牙與第二顆磨牙,將結扎絲把鎳鈦彈簧一段固定與第一顆磨牙牙頸處,再將一根 0.2mm結扎絲把鎳鈦彈簧另一端固定于上門牙處,用測力計測定拉力。用流動樹脂將彈簧兩頭的結扎絲分別固定于左側上頜第一磨牙處、上門牙牙頸處,防止裝置脫落。
圖1
牙齒位移定點示意圖
模型驗證:取牙周組織進行HE染色,與對照組相比,模型組細胞排列疏散,且胞漿染色加深,炎癥細胞浸潤加重,表明模型成功。
圖2 HE模型驗證(200X)